|
1月22日,新东方的股价突然闪了腰,大跌24%,市值一夜蒸发180亿港元,只剩下586亿港元的规模。
% x- d: S" V. T/ z8 B B根本原因,是东方甄选的业务调整拖累了新东方的利润表现。虽然这次影响是一次性的,但市场显然对俞敏洪和团队的表现并不满意。
) r2 w- k5 L3 j; P' P" w
- @2 L+ b5 R8 g财报带来的冲击
0 |9 M. h3 P L% K! ?$ g M o! Q新东方官方披露,由于剥离“与辉同行”业务,2024财年9月至11月,东方甄选的营收受到了一定影响,导致新东方整体利润下滑了9.8%。尽管这是一次性的冲击,但资本市场的反应还是很直接——多家投行下调了新东方的评级。
6 R" a7 B1 \8 \% R
# A3 Q, U* z4 m) j* b8 F比如,摩根士丹利直接把评级从“增持”降到“与大市同步”,还说新东方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有限。股价应声大跌,俞敏洪的挑战顿时加剧。% V. G* d6 s5 ^% x8 S Z I; S
2 i0 N8 o. V* B7 J' U6 Z+ `# X教育主业:稳中求进6 n8 |% x0 V9 z/ z* q9 c
虽然直播电商业务风波未平,但俞敏洪强调,新东方的核心业务还是教育。无论是留学考试培训,还是国内素养教育,这些都是新东方的基本盘。7 C( l- r, y& N; O. l5 S# y% N" t
2024年9月至11月的财报显示,新东方教育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31.3%,超过了管理层的预期。不过,随着教育市场竞争加剧,未来增速可能放缓。9 ~8 T& q | c* a
- D' w7 k; n) c& l# b+ c与此同时,新东方还在大力发展教育新业务,比如智能学习系统和设备。数据显示,这些新兴业务的季度营收增速高达42.6%。虽然潜力巨大,但也需要时间来恢复“双减”政策前的产能水平。5 y( v$ w6 O8 t; E2 B
% {7 ]; `! I& |文旅新业务:俞敏洪的“第三张牌”) w4 U7 G' s2 ?- f$ b) R
除了教育和直播,俞敏洪最近还押注了文旅板块。2024年初,新东方推出“新东方文旅”品牌,提供各种文化旅行、亲子营、国内研学等服务。
0 B# ?& i) g5 v+ k$ h短短一年半,这块业务就已经有了收入。2023年的营收是3.3亿元,预计到2025财年能达到12亿元。8 Z X( U4 L+ f% r* O% v2 a
$ w9 i0 V' m! |. f4 z4 `俞敏洪本人也是文旅业务的带货达人。他一边游山玩水,一边在抖音上分享旅行见闻,还顺带推销相关的文旅产品,比如青岛看海鸥、哈尔滨赏冰雪等线路。
2 g4 r/ W4 A7 h! U4 {" D" h- k4 v: g: `8 \6 A$ c% F
挑战仍在: S }$ E$ y) y- V% u5 I
虽然俞敏洪依然斗志满满,但他的核心任务是让教育主业继续稳步增长,同时尽快重建东方甄选的吸引力。文旅业务虽然前景不错,但毕竟才刚起步,能否成为新东方的下一个支柱,还有待观察。
0 U Z4 Y3 d+ }% O# l/ W3 t) M4 ~; ^5 Q( ?$ n% a; @
俞敏洪很清楚,新东方的估值能不能撑住,关键还是在教育和直播这两块业务上。如果这两张牌能打好,新东方的未来才真正值得期待。' ?5 V6 Z8 i+ T6 N
0 ~1 V6 E8 ]2 \3 h5 U
8 `7 |* g: x; g7 _
* @/ Z$ k( r: Z0 G! E |
|